学术交流

院士专家:我国须把握深海生物资源开发先机

文章来源: 中国科学报、MCCC 发布时间:2019-11-08 阅读次数:6244

谁能夺得深海生物资源开发先机,谁就能驱动经济快速发展。”在日前举行的第五届海洋生物高技术论坛上,院士专家建议,我国须把握深海生物资源开发先机。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徐洵指出,由于新技术发展,人类发现深海蕴藏着巨大宝藏。从科学意义上看,挖掘海洋生物资源有助于探寻全新的物种和生命机制;同时,海洋生物作为理想药物和工业材料资源,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至今探测的深海海底不到10%,却已经展现了诱人的前景。今后还会不断发现新的资源。为此,可以将它看做地球上最后的‘新世界’。”徐洵说。

 

据悉,占全球物种种类80%以上的海洋生物,是食品、蛋白、药品原料的重要来源。“生物医药、生物农业日趋成熟,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环保快速兴起,全球生物产业的销售额每5年翻一番,是世界经济增长率的10倍。”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副司长阎金说。

 

院士专家们认为,海洋具有与陆地截然不同的物质环境和生态属性,海洋生物技术的突破可望产生左右整个生物界的重大成果。

 

近年来,我国在海洋高技术领域的投入快速增加。以“863”计划海洋专项为例,近15年来,海洋生物技术方面的投入约占所有经费投入的四分之一,初步建成包含数以万计的海洋微生物新菌种、海洋生物来源新结构化合物、养殖生物新品种的资源库。令人关注的是,美国、欧盟、日本、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也已纷纷在这一领域加大投入,抢占技术制高点。

 

然而,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所长唐启升院士看来,人类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还有很长的技术路线要走,工程装备落后成为制约海洋生物资源捕获的瓶颈。不久前,“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下探水下7000米,令我国的海洋生物资源获取能力显著提升。但不可否认的是,获取海洋生物样品的仪器、设备及专业工具仍然偏少,到深远海进行生物采样和研究的机会仍不多,走出实验室,上船出海的生物学家更是有限。

 

“缺少配套的采样设备,就无法探寻到保真、高质量深海样品;深海采样工具与培养设备对接技术还不成熟,实验室模拟培养设备与船载培养设备需要完善提高,缺乏深海原位微生物富集培养系统。”徐洵一一列举了存在的薄弱环节。

 

此外,海洋生物资源持有量也相对较少且缺乏共享,在国际学界缺乏既有“位置”又有“声音”的研究团队等,也成为我国迈向深海的阻碍。

 

“更为关键的是,发展海洋生物技术并不仅仅是拿到样品、出论文,更在于掌握技术、出产品。”徐洵说。因此,产业化发展、规模经营是开发海洋生物资源、经略蓝色国土的必由之路,也是支撑生物经济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

 

院士专家们特别指出,资源共享和分工合作是我国海洋技术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我国海洋生物科技资源获取困难、总量不足的大背景下,要坚决摈弃单兵作战、互不往来的研发模式,鼓励研发科技资源特别是生物样品资源合理共享,提高科技研发的专业化和规范化水平。

 

 

会议背景:

为加强海洋生物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海洋生物产业发展, 2012101214日,第五届海洋生物高技术论坛在上海举行,来自科技部、农业部、上海市海洋局等单位的领导、院士及专家等共计520余位代表出席。本论坛由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办公室、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主办,上海海洋大学承办,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海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分会、中国微生物学会海洋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协办,共收到论文209篇,100余位代表发言,成为历届海洋生物高技术论坛中参加人数最多、内容最为丰富的一次盛会,对推动我国海洋高技术交流合作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科技部社发司闫金副巡视员作了题为“超前部署、扎实推进,实现我国海洋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的报告,阐述了发展海洋生物技术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我国海洋生物技术发展现状与差距,就加强海洋生物技术发展战略研究、研发团队培养、生物资源共享等提出了建议;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郭日生主任作了大会发言,强调应高度重视研究方法创新、项目过程管理及产学研用结合,并特别就方法创新的重要性进行了详细阐述;唐启升院士就“发展海洋生物战略高技术思考”、徐洵院士就“深海生物是潜在的超级资源”、张元兴教授就“创新方法与海洋科技发展”、焦炳华教授就“863计划海洋生物技术项目执行及部署情况”分别作了报告;此外,论坛还围绕海洋生物资源评价与保护、海洋天然产物与药物研发、海洋生物功能基因开发利用与海洋微生物资源、海洋水产品加工与海洋生物制品研发等4个方向安排了32个主题报告,并分上述4个方向技术发展战略进行了认真研讨。

 

 

发布人:中国科学报、MCCC

close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