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福建省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分析

文章来源: 陈力 发布时间:2024-01-02 阅读次数:4840

福建省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分析

陈力,张慧萍,李珊珊,吴黄铭

(1.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厦门 361005;2.福建省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与评估中心 福州 350003

来源: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2, 39(05): 3-8.

摘要:福建省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海洋生态环境良好、区位条件优越、海洋科学技术水平领先,具有高质量发展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产业的巨大潜力。但福建省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产业面临大而不强的困境,文章分析了福建省产业领域企业规模小、数量少、产业公共服务平台重建设轻运营和经费投入较少等问题,提出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创新能力、提升质量效益、坚持绿色发展等对策建议,以推动福建省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高质量发展

0 引言

海洋藥物与生物制品产业是指以海洋生物为原料,利用生物技术、化学提取等方法分离纯化有效成分,进行海洋药物、生物医用材料、功能食品、化妆品和农用制剂等的生产、加工、制造、销售的产业[1]。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产业属于海洋新兴产业,将海洋药物、海洋生物制品等进行高质量发展研究,对于推动海洋科技创新、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 国内外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产业发展状况

1.1 发达国家加快战略布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作为海洋新兴产业,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产业为解决人类重大疾病、罕见病和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安全带来了新希望。海洋生物特别是深海微生物,具有陆地生物无可替代的生物多样性与基因多样性,是产生新颖结构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宝贵资源,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是越来越多沿海国家重点关注的新领域[2-3]

2018年,欧盟委员会发布了首份欧盟蓝色经济年度报告,对2009—2016年欧盟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报告指出,近年来,欧盟蓝色生物技术(指从海洋生物中提出可再生生物资源)主要应用于医药、医疗器械、农业生产和工业制造等领域。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统计,2017年欧盟蓝色生物技术产业规模已达到46亿美元。2021年,欧盟联合研究中心(JRC)与欧盟环境海洋事务与渔业委员会联合发布了《2021年度蓝色经济报告》,报告显示,蓝色生物技术作为蓝色经济中重要新兴领域,自2014年以来,欧洲区域发展基金(ERDF)和地平线2020项目(Horizon 2020已经投资了约2.62亿欧元支持蓝色生物技术的项目,涵盖生命科学、生物经济、农业食品、新材料和生物能源等领域。

美国发展海洋经济,主要集中在新材料、新能源和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领域。美国的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产业起步较早,相关产品在全球的市场占有率较高,并在多个地区建立了海洋产业园区,主要开展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产品研发、相关市场的拓展,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和财政经费的支持[4]。日本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建立了国家级的海洋生物技术研究所,并于1988年投资10亿日元建立了两个海洋药物研发实验室。近年来,日本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领域技术的研发。此外,日本拥有关东广域地区、近畿区等相关海洋产业集群,园区内聚集着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提高了日本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产业的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1.2 我国沿海地区产业飞速发展

1.2.1 我国沿海地区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产业发展情况

十三五期间,我国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产业实现稳步发展,行业增加值由2015年的302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413亿元,年均增速11%,在我国主要海洋产业中维持增速第一[5]。据自然资源部统计,2020年,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业全年实现增加值451亿元,比上年增长8.0%[6]

山东省海洋资源丰富、海洋产业基础雄厚、是海洋科技发达的海洋大省。山东省聚集了国内一半以上的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研究资源和科研力量,产业增加值超过200亿元,居全国首位,约占全国的一半。山东省海洋科技创新实力也领跑全国,拥有中国海洋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省级以上涉海高校、科研院所55家。目前我国已经实现产业化的甘露特钠(治疗阿尔兹海默癥的海洋药物)、藻酸双酯钠(治疗高脂血症的海洋药物)、海麒舒肝(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等海洋糖类医药产品,都是由这些驻山东省的高校院所为主研制成功的[7]。浙江是海洋资源大省,2020年,全省海洋经济增加值9 200亿元,建设了浙江大学海洋生物与药物研究所、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浙江省海洋生物医用制品重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海洋生物重点实验室,有力地推进了浙江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产业的发展。浙江省拥有海力生集团、浙江杭康药业公司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海洋生物医药企业,形成了一批海洋生物相关技术成果和产品[8]。广东省拥有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海洋大学、中山大学和广东医科大学等涉海科研院所,在海洋生物资源挖掘(如,从深海放线菌中发现抗结核活性的怡莱霉素E和抗肾癌粉蝶霉素GPA)、海洋天然产物和海洋药物(如,从海洋微生物中发现了蒽环类化合物SZ-685C等抗肿瘤候选药物)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9]

1.2.2 我国沿海地区对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产业发展的引导与支持

20214月,青岛市委海洋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经略海洋攻势2021年作战方案(3.0版)》,方案提出将深入实施中国蓝色药库开发计划,重点围绕海洋生物医药等产业链攻坚突破,助推海洋产业补链、强链、延链。20216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将在海洋生物医药、海洋食品精深加工等领域新建一批省级企业科创载体;聚焦鱼油提炼、海藻生物萃取、海洋生物基因工程等核心技术,力争海洋生物医药领域研发应用取得明显突破。广东省政府从2018年起连续3年每年安排3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包括海洋电子信息、海上风电、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天然气水合物和海洋公共服务业等六大海洋产业发展[10]

2 福建省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产业发展现状

2018年,福建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建设海洋强省的意见》,提出要推动陆海统筹,优化海洋开发布局,构建现代海洋经济体系,助推六大湾区海洋经济发展等,明确到2025年建成海洋强省。20215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印发《加快建设海上福建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将建设蓝色药库载体平台,继续发展海洋创新药物与海洋生物制品。方案指出,要探索建设深海基因库,加大新型海洋活性物质和海洋靶点药物等开发力度。要鼓励开发海洋生物毒素、海洋多糖和海洋蛋白为主要功效成分的海洋创新药物。

2.1 福建省海洋生物资源概况

福建省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海岸线长3 752 km,排在全国第二位,海域面积比陆域面积大1/10[11]2020年,福建省海洋生产总值10 495亿元,居全国第三;水产品总产量833t,居全国第二;海水养殖产量、远洋渔业产量、水产品人均占有量、水产品出口额均居全国第一。20211—7月,全省水产品总产量470t,同比增长3.6%。此外,2019年福州市全市水产品产量284t、产值526亿元跃居全国地级市第一;福州市连江县是全国第二渔业大县,并于2020年获批成为全国第3个国家级远洋渔业基地。厦门市培育出了一批鱼、虾、贝、藻等海水养殖新品种,建立了海马、石斑鱼等名贵品种的绿色环保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体系。泉州市进一步升级改造石狮海洋生物食品园,发展冷链加工产业,园区目前已入驻22家企业,引进26个水产加工冷链项目。莆田市深入开展生蚝、真蛸、大黄鱼和油蛤等品种规模化生态养殖,在南日岛及平海湾规划建设20 hm余标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示范场。宁德市引进推广金刚虾、三倍体生蚝、马面鲀和海胆等技术相对成熟、市场前景良好的新品种,海带一年两季育苗取得突破,海带芽养殖规模迅速扩大,2021年霞浦县海带苗产量超过2.5t

2.2 福建省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产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福建省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业发展迅速,2020年全省该产业增速超过20%,与十三五末期相比产业增加值增长78.3%。近年来,福州、厦门通过开展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建设,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等海洋新兴产业链进一步延伸,产业配套能力大幅提升。

2019年,福建省在全国率先开展连江、石狮、秀屿、晋江、东山和诏安6个省级海洋产业发展示范县创建工作,重点围绕提升海洋传统产业、拓展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业等海洋新兴产业,将福建省海洋经济综合实力居前列的县打造成海洋经济强县。近年来,福建省重点开发多种形态微藻DHA双糖胶囊、新型鲨鱼肽、壳聚糖医用敷料、胶原蛋白、人工骨材料、藻蓝蛋白功能食品、新一代鲎试剂和医用藻酸盐纱布等一批新型海洋产品。抗结肠癌新药K-80003进入美国一期临床,研发DNA聚合酶和水解酶等海洋工具酶已开发成功并实现产业化。培育了金达威、蓝湾科技、汇盛生物、致善生物、华宝生物和新北生化等一批海洋生物医药高技术企业。

3 福建省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产业比较优势

福建省作为海洋大省,生物资源丰富,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产业作为蓝色经济中的海洋新兴产业,是未来发展的新增长极,具有不可估量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价值。

3.1 海洋科技研发平台建设成效显著

福建省拥有众多知名的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科研机构,为福建省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产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厦门大学、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集美大学、福州大学和福建海洋研究所等,都是我国较早从事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研究与开发的科研机构。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遗传资源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海洋生物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福州大学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行业技术开发基地、福州市海洋生物资源利用公共服务创新平台、向阳红3”号海洋科学考察船和中国大洋样品馆生物分馆等产业平台,进一步推进了福建省海洋生物活性物质获取、提取与筛选、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高值化利用技术等研究,突破产品高效制备、合成和质量控制等药源生产关键技术。不仅如此,福建省还拥有一定数量的海洋生物医药的技术储备,如具有卓越消炎止痒功效的海藻源活性肽、高EPA单体海洋生物医药原料和食品级DHA藻油等,后期将有足够的技术支持来进行产业化发展。

3.2 海洋生物研发水平领先

厦门被誉为中国海洋教育的摇篮,拥有一批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和企业,相继开发出星鲨鱼油、深海鱼油、硫酸铵葡萄糖以及富含DHA的微藻油脂等一系列产品。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通过近20年的大洋调查,建立了深海微生物菌种资源库,采集并规范保藏了各种海洋微生物达3.6万余株,在蓝色药库、生物农药等领域具有重大研究开发前景。例如,已从深海微生物获得了抗肿瘤、抗病毒以及具有代谢调控功能等新结构小分子活性物质[12],为新药创制提供了一批药物先导化合物,并初步建立了深海药物库。厦门大学建立南方海洋创新药物研发平台,累计合成靶向核受体的化合物1 000余个,助推10个极具开发价值的苗头化合物开发。其中有1个新药已获批美国FDA临床批件;另有1个海洋来源化合物衍生物YXY211具有显著的抗三阴性乳腺癌作用,且作用机理明确,安全性高,极具开发前景,现正在开展临床前开发。

3.3 海洋生物产业化成果突出

厦门蓝湾科技有限公司、厦门金达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清市新大泽螺旋藻有限公司、国药控股星鲨制药(厦门)有限公司、福州新北生化工业有限公司、石狮市华宝海洋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和力品药业(厦门)股份有限公司等本土企业成为福建省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产业集聚发展的基础,此外,还拥有众多的中小企业分布于福州、厦门、漳州和泉州等沿海地区。如,厦门蓝湾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海洋生物药品和保健食品等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目前唯一规模化生产高纯度硫酸氨基葡萄糖(纯度>99%)的企业;福建海富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发国际领先的鱼油乙酯单体技术,实现EPADHA完全分离,可作为终端药用原料,公司生产的精制鱼油等产品已成功打入欧盟市场;厦门汇盛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甘油三酯天然海藻油纯度可达99.8%,是亚洲首家、全球第四家DHA藻油获得欧洲新资源食品认证的企业。力品药业(厦门)股份有限公司开发出溶解度高、定点靶向释放的抗肿瘤新药DAM肠溶胶囊,现已向美国FDA申请临床试验(表1)。

3.4 产业园区建设初见成效

福建省正在积极地构建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产业集群,以发展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业为着力点,打造了厦门海沧生物医药港和石狮海洋生物科技园等为代表的产业聚集区[13],为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集研发设计、生产加工、综合利用为一体的服务。此外,厦门正在打造厦门欧厝海洋高新产业园区,将重点发展海洋生物医药、生物种业和海洋科考等产业,将推动厦门市发展成为海洋产业融合的综合体经济;福州市宏东海洋生物产业园已竣工投产,园区聚焦于海洋药物与海洋生物制品的研发、生产与检测;福州仓山区生物医药产业两园两中心集中启动运营,包括财茂生物医药科技园、瑞科医药健康产业园和精准与再生医学科研中心、海西新药研发及转化中心。

4 推动福建省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思路建议

4.1 福建省海洋生物医药与制品产业的短板

4.1.1 企业规模小数量少,行业发展相对薄弱

福建省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业发展较早,但是企业发展数量较少且规模较小,规模较大的仅有石狮市华宝海洋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绿新(福建)食品有限公司、厦门蓝湾科技有限公司、福州新北生化工业有限公司等少数企业。2019年度中国医药行业最具影响力榜單中福建省仅有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同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和福建省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等少数几家生物医药企业上榜,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相关企业无一上榜。20208月,发布的2019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单中没有福建省生物医药企业上榜。20219月,“2021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第六届中国医药研发·创新峰会(PDI公布了《2021中国化药研发实力排行榜TOP100》,福建省仅有2家企业上榜。

4.1.2 建立多个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但自我造血能力不强

近年来,福建省瞄准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产业创新发展需求,搭平台、聚资源、促转化、育产业,已初步构建了资源勘探保藏、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发、中试服务、转化孵化等较为完整的产业创新服务平台体系,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多数平台依托高校、科研机构建设,平台的建设和运行都主要依赖财政资金的支持,绝大部分的平台机构与企业、市场对接还不够紧密,经费来源渠道较少,自我造血能力不强。

4.1.3 经费投入相对较少,对新技术的研发投入整体不足

20216月,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了《关于推进海洋经济重点项目工作的通知》,通知中《福建省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重点项目表(在建项目)》《福建省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重点项目表(前期项目)》显示,首批328个项目,总投资9 000余亿元,2021年年度计划投资800余亿元,涉及海洋信息、临海能源、滨海旅游、港口物流、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等领域。相较于滨海旅游和港口物流等传统产业,项目表中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产业仅有5个在建项目和6个前期项目,总投资不到70亿元,投资额仅占首批项目的0.73%,项目数仅占首批项目的3.35%

4.2 福建省海洋生物医药与制品产业思路建议

4.2.1 优化产业布局,培育龙头企业

在海洋药物、生物医用材料、功能食品、生物酶制剂、农用制品、日化生物制品和环保制品等方面打造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形成一批富有竞争力的产品。支持福建省内大型海洋生物相关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和加强上下游合作,实现生产加工、冷链运输和仓储销售等各个环节相链接,加快发展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4.2.2 增强创新能力,突破重点领域

联合厦门大学、集美大学、福州大学、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和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等省内涉海高校和重点科研机构,加快建设海洋科技省级创新实验室,加大新型海洋活性物质、海洋靶点药物和海洋功能食品等重点领域的开发力度,推进海洋生物资源多层面、高值化开发利用。

4.2.3 提升质量效益,培育创新主体

由政府部门牵头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使企业能够更快捷、更精准地了解高校、院所的研发成果,便于研发成果快速转化。企业的产品也能尽快找到合适的研究机构,开展产品的功能研究,做好产品上市后的跟踪,更好地掌握产品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同时,加强对科技项目和产品的支持,鼓励企业建设技术中心、实验室和研究院,形成高效的产业创新生态,鼓励企业开展科技攻关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企业开发、转化高水平科技成果。

4.2.4 建设专有的园区,坚持绿色发展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洋生物产业,形成空间聚焦、研究聚焦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积极引导园区内企业发展海洋药物、海洋功能保健食品和海洋生物材料等产品,进一步推进福建省建设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产业专有基地。优化海洋科技力量布局和科技资源配置,重点加强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提取与筛选、海洋生物医药制品高值化利用等技术的研究开发,推动微生物农药、功能水产饲料及饲料添加剂、水质改良剂等在水产健康养殖等方面的应用,促进福建省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绿色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兴麟,吴黄铭,汤熙翔.中国海洋生物医药与制品产业发展建议:基于四个城市的调研分析[J].中国发展,20204):14-21.

[2]GRECO G RMARCO C.Firms Plunge into the Sea. Marine Bi­otechnology Industrya First Investigation[J].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20162.

[3]HURST DBRRESEN TALMESJ Let al. Marine Biotech­nology Strategic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Roadmap-Insights to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European marine biotechnology[M].OostendeMarineBiotechnology ERA-NET2016.

[4]宋炳林.美国海洋经济发展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港口经济,20121):50-52.

[5]吴黄铭,郑艳,曹晓荣,等.基于海藻产业链分析的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产业发展思路[J].海洋开发与管理,2021385.

[6]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2020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R].2021.

[7]韩立民,周乐萍.青岛市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链发展研究[J].中国渔业经济,2013315):109-116.

[8]付秀梅,薛振凯,刘莹.“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673):26-35.

[9]李骏,周雪峰,潘剑宇,等.广东省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现状与发展机遇的思考[J].中国海洋药物,2021401):8.

[10]廖静.开启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黄金时代”[J].海洋与渔业,20192993):31-32.

[11]林燊雄.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研究[D].湛江:广东海洋大学,2017.

[12] XIE CLCHEN RYANG Set al.Nesteretal AA Novel Class of Cage-Like Polyketide from Marine-Derived Actino- mycete Nesterenkonia halobia [J ]. Organic Letters2019 21 20.

[13]許嫣妮,卢林丹.创新驱动激发海洋产业潜能[N].福建日报,2016-06-234.

close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